首页 图书 报纸 期刊 资讯 排行 专题

敢不读书? ——读书六杂谈(一)

2018/02/06

读书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必须抓紧才行。每与朋友约聊,我总是以“敢不读书”发问和自问,也一直想专门写文论之述之。但是顾虑很多,一者中国劝学传统浓厚,劝学之文一篇接一篇。自己年近不惑却无所建树,是否够格?二者自己俗务尚难解决,学业久荒,见闻甚少,是否心有余而力不足?三者知行难统一,劝别人读书,甲乙丙丁、一二三四,自己却没读多少,是否言胜于行?几次提笔、几次搁置,竟然有若干自己最切的心得,想找最要好的朋友作交流。经外研社书店付兄再三鼓励,着眼于自责自勉,略作归纳以成六小篇杂谈,“谨质之高明,幸有以教之,幸甚。”

01:以读书担当三重责任

读书不明理,不如不读。读书之理,首先就是为什么而读。

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也有只为求得知识而读,或为猎奇、消遣、交际以及其他目的而读。不同出发点,必然带来不同效果。

依我的看法,读书之重要,在于我们负有一定的责任,最重要的有三方面: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责任、作为受过一定教育的读书人责任以及作为位居某一岗位的职业人责任。

把读书与中国人责任联系在一起,源于我接触一些外国人后产生的一个疑问:外国人究竟是如何看待中国人?思考的初步结果是,这不需要问外国人,而应该由自己来回答,因为中国人应该知道自己表现如何。

就读书来说也是这样。比如,2015年10月间,世界汉学重镇“京都学派”第二代掌门人、20世纪日本史学家宫崎世定的《中国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有人感叹,以宫崎渊博而又深入浅出的学术功力,同时代的中国学者可以相抗的几乎没有,日本学者对中国文献的搜集、对汉语的掌握令人咋舌,日本汉学水平令人佩服。

德国黑格尔曾说,中国是有丰富国史的。陈寅恪先生尖锐地指出:“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我理解,这并非去东邻学习国史之过,而是一种史学家的自责和对国人的警醒

其实,除了史学,还有很多领域,甚至一些国粹,比如中医针灸、书法,中国人的书,自己不读,外国人跨越文化、语言的障碍,读得比我们还好。

这叫什么事呢?当今我们大部分人离象牙塔渐行渐远,不敢妄言“治学”,但在读书这件事情上还是必须承担起自己的国民责任。对于作为国民基本素质养成的一些书必须抓紧去看,对于国史中一些重要的问题必须搞清楚并彻底反思,对于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应该着力去研习发扬。这是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读书人的责任其实与作为国人的责任难以分开,因为中国读书人历来有“修齐治平”的群体共同理想,为往圣续绝学又是最直接的路径

自己从小学读到博士二十一年,回头一看,基本可以归纳为“两应”:别人施己“应试教育”、自己“应付学习”。当今读书,其实首先是补课,补读一些放大视野、扩大心胸、祛除狭隘粗俗的书,然后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作一透彻系统研究,对前沿问题及时跟踪了解,对力所能及的现实问题尽力常为新,努力“作改进的运动的先锋”!

毕业之后,我们都要在某个岗位承担一定的职责。有职就有责,不论薪俸多少,都应该首先意识到责任。

孔子说,“君子思不出其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当中有“敬业”两字。履行责任是本份规定,但要真正履行好还是得靠读书,只有读书才可以实现跨越式的认识飞跃。

比如,读一读关于本单位、本行业的历史演变,读一读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帮助自己深化认识,找准定位,改进工作,进而形成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

是否为自己的职业责任而读书,这可能不是“多与少”、“好与坏”的差别,在当下激烈竞争中,可能还是“有与无”、“生与死”的问题。汉高祖说“马上得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

由此说来,读书就是履行担当我们的责任。以上三方面,也大致使我们明了阅读的方向。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鄂网文【2019】4555-27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鄂字9号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鄂B2-20120044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雄楚大街268号湖北出版文化城B座5楼 联系电话:027-87679599/87679257 邮箱:cjyunrd@163.com

Copyright @ 2010-2018 Cjszc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20266号-12

使用手机号或者邮箱注册

区域乡镇
账号
验证码
密码
确认密码
 
 
已经有账号? 马上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
验证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意见反馈